赋能未来,让电力更智能
在能源革新的浪潮中,我们专注于提供高效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
无论是家庭、工商业、源网侧应用,我们的产品旨在优化每一度电的使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系我们,一起点亮智能储能的新时代
新事物的诞生及发展,往往伴随着阵痛与试错,新能源行业亦是如此。
2021年,自工商业储能走进大众视野至今,历经设备厂、投资方或居间人的数番推介,企业业主对其早已不再陌生。然而,选择不同,则喜愠有别,有的业主因布局得宜收益颇丰,有的业主则因商企失责叫苦不迭。
值得关注的是,在工商业领域,配储举措方兴未艾,光伏与储能的整合却已势在必行,“光储融合”正从纸面口号迈向应用实践。伴随越来越多光储项目的落地,各种问题逐渐显现。那么,光伏及储能建设该孰先孰后,又该如何搭配,才能实现多方效益最大化?今天,我们从接入逻辑、搭配组合和未来趋势等维度,共同探寻工商业”光储融合“的可能路径,或许可以拨开迷雾,觅得微光。
01丨梳理光储接入要求,明晰商业运作模式
(1) 配置工商业光伏系统的核心逻辑
中国工商业光伏的经济性,自 2010 年起崭露头角,至今已超十五载。相较于储能,其商业模式更趋成熟,建设经验更为丰富。接入条件与技术要求同样相对更明确。以最适合业主的EMC模式来看,需要关注的信息如下:
■ 光伏技术原理
光伏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即通过半导体材料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后,供厂区负载使用或传输至电网。
■ 安装光伏的前置条件
产权条件:业主需提供土地证、房产证等合法产权证明,确保项目用地的合法性。
屋顶条件:商业屋顶多为混凝土和彩钢瓦屋面,要评估屋顶承重、防水性能与可用面积,查看周边有无高大建筑、高压线等障碍物,还要考量屋顶朝向和倾角对光伏发电
效率的影响。
电气条件:明确厂区的电力线路接入情况、电压等级、变压器分布及容量等。评估计量表安装位置、距离、空间大小等,确保项目顺利接入和并网。
■ 商业模式
最常见的EMC模式下,投资商与业主的效益分享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固定电价模式和电费折扣模式。
固定电价:业主免费提供屋顶,投资方建设光伏电站,企业优先使用光伏电,以固定电价模式与投资方合作,企业按月向投资方支付光伏电费。
电费折扣:业主免费提供屋顶,投资方建设光伏电站,以电网实时电价作为参照,将光伏发电量以打折方式供业主使用。
(2) 配置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核心逻辑
2023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业内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然而,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先爆发、后调整,催生出一系列不确定性。欣慰的是,尽管市场波谲云诡,储能需求与发展的脉络却始终清晰可辨。从配置储能系统层面来看,过往关注的核心要点,并未改变。
■ 储能系统技术原理
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技术原理本质上是基于电能的存储与释放,通过充放电策略设计,使系统在电价低谷时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放电;或通过参与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等形式,实现峰谷套利及辅助收益,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安装储能的前置条件
收资踏勘:确定企业是否有条件安装储能。
① 最近12个月以上企业的电费清单或电费核查联
② 最近12个月企业的用电负荷数据(以15分钟采集)
③ 配电室电气一次接线图
④ 变压器的容量及数量
⑤ 现场平面图、场地条件及面积、用电企业的工作时间与检修时间等
方案设计:有了详细的企业资料,就可以做进一步测算——确定最佳配储容量、配储台数等。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方案应满足电站设计规范、电力接入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等相关要求。
■ 商业模式
EMC模式下,投资方与业主方主要通过收益分成模式。即投资方与用电业主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议,电站建成运营后,通过峰谷价差进行收益分享。
02丨剖析光储组合路径,探究协同应用矛盾
■ 光储组合,配置路径清晰可见
在讨论如何配置光伏和储能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企业光伏及储能都未安装;
二是企业已经安装了光伏和储能其中一种。
首先,我们需要以企业是否有安装光伏计划(或已安装光伏)为前置考虑条件,原因是光伏消纳情况直接关联储能安装的必要性,且无论是以EMC模式或是自投模式,当前政策条件下企业使用光伏电的单位用电成本总体低于储能收益折算后的单位用电成本。下面我们用导图形式呈现不同情况下的光储配置路径:
■ 光储搭配,天然矛盾不可回避
透过光储配置路径图谱可见,企业光伏消纳能力不足时,光伏与储能同步部署的矛盾天然存在,核心情形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情形一:企业若同时规划光伏与储能,“先光后储”是黄金法则。
情形二:企业优先部署储能系统,后续增建光伏,若保障光伏收益,易造成储能容量过剩,导致投资受损。
情形三:光伏储能同时运行,光伏可能为储能系统充电,计算储能收益时,还有一笔“经济账”可算。
应用矛盾天然存在,未来阶段,加之能源合作生态中储能、光伏、售电、运维服务商、虚拟电厂等多方交织,业主需承担繁琐的跨主体对接工作,沟通成本节节攀升,或将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掣肘。
03丨携手理想合作方,解锁效益最优解
电力成本作为工商业经营的核心支出项之一, 这个角色不会改变。一个合格的“综合能源管理顾问”或许能为企业用电效益计量“减负”。通过深度评估企业用电特征,结合虚拟电厂应用、新能源全面入市等前沿趋势,制定科学规划。依托智能的管理体系,从容应对复杂的用电场景。企业不仅能享受透明化的成本核算、最大化的价值挖掘,更有全周期的服务保障,何乐而不为?
贝盛控股作为资深的新能源产品制造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投资、EPC、运维、售配电及产品研发制造的新能源完整价值链。得益于对新能源多年的深耕,贝盛控股可从光储充+、售电服务、能源管理等多维度为企业赋能。秉承“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新能源合作伙伴”的企业愿景,贝盛控股持续助力新型能源系统的构建,做更让工商业主放心的“能源管理顾问”。
赋能未来,让电力更智能
在能源革新的浪潮中,我们专注于提供高效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
无论是家庭、工商业、源网侧应用,我们的产品旨在优化每一度电的使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系我们,一起点亮智能储能的新时代